![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lCmEshs7n2Jt-7_OR_IN8G4HbRE.gif?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gif)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gT6F6xWVH2GhqUTqZsivHdaEtvw.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创新是个长期、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是把伟大创意变为能创造商业价值的产品体系的过程。”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mYa5rd2vqsKYE5Fp-bZlMaEMl2m.gif?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gif)
因此,创新中心不应止于单一的提供空间和资金,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打造好的设施、完善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让科学家与创新团队能够带着idea轻装上阵,把研发成果快速商业化、产业化。
“搭建创新项目与大企业、地方政府、投资机构连接桥梁,让创新成果更快走向市场”
——天册创新中心
2020年,天册于浙江正式落地首个天册创新中心。3年多的市场耕耘与发展,依托独特的创新生态和服务,天册创新中心先后引进孵化了50多个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的创新团队,直接投资金额达6000多万元,辅导1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创业评选,帮助项目获得政府与社会资本支持共1.2亿元,累计举办各类科创活动600+场次。
![3年来,在天册创新中心诞生的各类产品 3年来,在天册创新中心诞生的各类产品](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nBHoBpo5VdQinlTr86QOw8GLFLK.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天册创新中心深耕“硬科技”创业孵化,脚踏实地的发展历程得到了政府和业届的多方认可。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sevbbdADFD_D8cL5LVb1qya4Wx5.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01
始于创新
把长期沉淀的东西拿出来
正式成立之前,天册创新中心团队已研究美、英、以等国的创新管理机制与方法论近10年,并在企业创新体系设计、创新战略咨询、创新人才培育等领域有了大量的实践和积累,先后服务了100多家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与本土龙头企业。
![天册创新运营团队为多元化团队提供创新服务 天册创新运营团队为多元化团队提供创新服务](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lteColOqaLSQafPqNwbe9uQ7ODw.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过往的服务经验,帮助团队建立了对不同企业创新障碍的认知和洞察。同时,团队深度参与200多次与大企业、创业者共同进行的技术开发与市场验证的共创工作坊,辅导了350余个项目团队,深刻体会到在创新这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和资源的缺失,都会使创新不能产生市场价值。因此,打造创新生态、推动开放式创新合作也将成为未来加速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
2020年,抱着“离创业者更进一步,让创新更加有效” 的想法,首个天册创新中心应声落地。经过3年的摸爬滚打,不仅中心数量已增长至3个,更重要的是天册中心的服务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从起初单纯的项目孵化延展为融合科创投资、开放式创新、人才匹配与投后管理的2.0版本。
![创新中心空间图片 创新中心空间图片](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mUDysujA_obqxArdpzvSDMfZRVb.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中心正积极向着创新生态运营者的角色不断飞驰,我们以产业为中心,链接创新项目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投资人与大企业,通过贯穿创新生命周期的“硬科技搜寻+核心团队匹配+早期科创投资+投后服务”的陪跑服务,将高精尖技术真正从实验室推向市场。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sevbbdADFD_D8cL5LVb1qya4Wx5.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02
陪跑人才
为创新团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天册创新中心孵化服务的部分项目团队 天册创新中心孵化服务的部分项目团队](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gnwhPKkuvZxPMSTAaag4w-eWlsM.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全球搜寻硬科技种子
天册创新中心先后与国内外等高等学府、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合作,搜索来自于这些高校、科研院所的硬科技,以及能够组成核心团队的科学家,并帮助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科学家走出实验室,加速成长。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uiKmj2atCTjiChsdvLqfEyIUPWm.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format/png)
Terra Phoenix Iconnect Ltd是由来自马来西亚双威大学、拉曼大学、莫纳什大学联合教授团队创办的一家提供混合型lifi光通信设备与服务的马来西亚企业,为公共区域、博物馆、酒店、医院等Lifi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维护服务。基于其中国发展需求,天册创新中心不仅为其提供了落地空间,还通过系列服务帮助其了解中国市场,为其制订符合企业发展国内市场战略和计划。
同时,天册创新中心为Iconnect对接国内潜在客户和商业合作伙伴,最终促成双防成合作,并帮助Iconnect成功申报地方创新项目,获得政府资金支持。通过天册创新中心的支持和孵化,Iconnect成功进入国内市场,已在太仓开展试点项目,在浙江德清落地设备产线与服务中心,建立起本地化的服务能力。
天册创新中心将持续走进创新团队聚集的高校院所寻找“硬科技”种子,和科学家近距离接触,成为他们的朋友与共创者。除了优质的空间,我们能够为创新团队提供实验设备、供应商链接、需求验证等深层次创新服务,让他们可以带着idea轻装上阵,在天册创新中心加速成长。
为硬科技匹配核心人才团队
我们发现,对于“硬科技”创业,核心团队构建是重中之重,不同的项目对于人才匹配更是多样化的。
来自高校院所的科学家,非常擅长从0到1的技术创新,但项目启动后,需要契合的管理人才帮助他们把成果进行产业化。而许多连续创业者,熟知商业运营逻辑,有的已能推出1.0产品,他们需要的则是契合产品、能够提升产品性能的高精尖技术。
“最核心的、最难的是找到契合的人”,好的经理人能够帮助科学家成果完成“从1到10”的转化,合适的原始创新和技术则能帮助企业找到新的增长极。因此,天册创新中心期望持续扮演好“红娘”的角色,一方面引导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一方面帮助他们匹配所需的管理人才或是技术专家。“项目未来嫁给谁、嫁到哪里?落地成立公司后,怎么继续过好日子?”都是中心团队长期关注的问题。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hj2V41-3vKX1RYFX-VqAhedECHS.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format/png)
依托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实验室核心技术团队成立的利鸿科技、由前美国航天局导航控制专家JEFF创办的翔跃科技,都在短短1年多时间里,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旗下产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已拿到近千万的订单。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l7bnOZC6Skydb5Is3NYDmmfi0Aw.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format/png)
在1-10的过程中,如何解决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如何从“单一的技术创新”向“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转变?是科学家团队们遇到的最大挑战。为此,天册创新中心除提供发展规划、政策申报、市场对接等服务外,协同多方资源为项目团队从美引进在材料领域具有丰富工程化和产业化运营经验的全职副总裁,帮助项目更快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端。
我们不能要求科学家既懂技术研发又知道如何拓展市场,科学家是技术的来源,如何帮助科学家匹配能够把技术工程化的管理人才非常重要。只有企业运营管理和技术双维度都各司其职,才能形成正向飞轮,这也是天册创新中心的价值所在。
投孵联动,加速创新成果落地
聚焦“从0到10”的硬科技成果落地,天册创新中心协同投资机构伙伴,打造了一支专门服务科创人才成果转化的深度孵专项基金,为在孵团队解决早期融资难问题,为项目提供充足的启动资金,目前直接投资金额已达6700万元。
![天册创新中心打造线上线下的投融资平台,帮助项目解决早期融资难题 天册创新中心打造线上线下的投融资平台,帮助项目解决早期融资难题](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vsZEByj33jDDnQ_txMxzhAxlWL-.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此外天册创新中心打造了专门的投融资对接平台,累计已举办投融资对接活动50多期。团队目前正积极协助利鸿科技、翔跃科技等项目完成下一轮轮融资。
让更多创新理念在这里交互组合
创新需要灵感的火花,天册创新中心重视创新氛围的营造。在上海、浙江中心内部,团队设计了3000-5000平的公共空间,包括了创新成果展区、报告厅、路演厅、会议室、洽谈区以及咖啡厅,并依托这些空间每年度开展200多场次活动,其中包括:
- 规模宏大、注重前沿趋势分享的学术报告、行业论坛类活动;
- 关注经验交流分享的高端私董会、人才茶话会等闭门对接类活动;
- 关注人才生活、扩大人才交友圈的文化沙龙、人才联谊、公益行活动。
![天册创新中心年度开展200多场各类科创人才活动,打造人才朋友圈 天册创新中心年度开展200多场各类科创人才活动,打造人才朋友圈](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jeSJYCOVT7GyH6A6_IMJ5Mg89Lq.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针对不同人才群体,我们建立并运营了了留日人才之家、青创人才联盟的创业者社群,希望在科创人才紧绷的研究生活中,为他们提供一个地方,让脚步慢一点,让心情愉悦一些。我们相信,在天册创新中心,科创人才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可以在与同行、学者、投资人的交流中持续激发灵感,产生更多优秀想法,让更多创新理念在这里相互交融。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sevbbdADFD_D8cL5LVb1qya4Wx5.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03
心之所向
以高水平科创服务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迄今为止,天册创新中心已累计引进和培育了杭锋科技、翔跃科技、空天智能等30余家来自的海内外优质初创企业。 “科技需持续创新,然服务则需返璞归真,陪跑服务的出发点是切实为项目解决创新过程中的一切问题”。除了场地和资金,天册创新中心切实全程深度参与了上述项目从想法验证、企业创立、产品研发到市场拓展的全生命周期中,为项目解决土地供应审批、扩产资金不足、技术人才招引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并助力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陪跑模式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不光是单纯提供场地和资金,而是从想法验证、企业创立、产品开发、到市场拓展的全生命周期全程深度参与。我们希望让科学家专注于技术研发,让创新团队能够专注项目本身,无须为其余的人员、场地、政策申报、资源对接等事务性工作感到烦恼。
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我们期冀着更多关注科技创新的大企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与天册一同前行,成为建设中国创新生态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从引进到赋能,从赋能到引领,天册创新中心将持续把“陪跑服务”的内涵不断丰富,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与资源,陪伴创新团队向未来驶去,向产业驶去。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319309/FsevbbdADFD_D8cL5LVb1qya4Wx5.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如果对于创新实践中的任何问题欢迎发送邮件到以下邮箱,将会有专业的咨询师为您解答:
///
作者:DIC创新实验室
来源:DICinnovation DIC创新实验室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联系邮箱info@dic-world.com ©2021 DIC保留所有权利